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在中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峰会暨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一)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同志们:很荣幸参加这次论坛和表彰大会。看到大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大会的表彰,感到很高兴,也很受鼓舞。在此我代表住建部向获奖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回到工作岗位以后,能够珍惜荣誉,继续做好工作。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我认为这个主题选得好,它不仅符合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同时也预示新型城镇化对于我们建筑业来讲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大家要结合形势,围绕这个主题深入研究,探讨发展思路,交流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发展经验。
借此机会,我想和同志们交流两点看法:
一、我国建筑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有了飞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创新高。2012年,全国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近13.5万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列第5;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数达到4100万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
第二,技术进步和创新有成效。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了科技投入,建立了企业技术开发中心,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开展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建成了一批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有的工程施工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第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约1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根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内地共有52家企业入围,持续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趋势。
第四,建筑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引导企业整合改组。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企业活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继续在技术进步、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同时,我们通过一系列产权制度变革,民营建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市场竞争、容纳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第五,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近几年,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
建筑业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是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生产方式落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过程中资源耗费多,碳排放量突出,企业始终在低层面上发展。我们有不少企业,看似规模不小,而且产值逐年提升,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实力很弱,表现出企业的规模扩张与企业管理实力、人员素质严重脱节。
二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企业技术开发资金投入普遍偏少,特别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营业额的0.3-0.5%, 而发达国家一般达3%,高的接近10%,差距很大。在技术贡献率方面,我国建筑业仅为25-35%, 发达国家已达到70%左右,差距比较明显。
四是建筑业企业技术工人严重匮乏。目前,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多达4100万,其中农民工占相当大的比重(有人说占60%,有人说占80%),有素质、有技能的操作人员比例很低,而且逐年呈下降趋势。另外,随着近年来不少企业效益呈现滑坡状态,施工生产环境恶劣、福利待遇差,人员外流情况加剧,人工成本将大幅上升,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五是我们与国外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处于劣势地位。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劳动生产率, 还有是获利能力方面都处在追赶的状态。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仅占全球建筑市场份额的很小部分,这与我们拥有4000万人庞大建筑大军相比很不成比例。
总的看,这种状况不能适应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需要,不能适应确保质量安全的需要。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至于如何深化改革,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个大题目,近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我感到,当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第一,这种转变首先应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为先导,或者说为动力。通过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运作方式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发生全面的变化或者显著进步。第二,就是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企业或行业,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节能减排。但无论怎样转变,必须从每一个工程项目上做起,必须加强和提升项目管理。
二、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奠定良好基础
我想,当前应抓好四件事:
一是要继续推进和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实现“四个提升”。工程项目是建筑业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其基础还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在座的同志都知道,我国建筑业改革从1983年开始,而且建筑业的改革在各行业的改革中是率先进行的。在近30年的改革进程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筑业改革当中比较成功、有效的,也是普遍被社会认可的一项改革。它不仅在理论创新上,而且在实践的探索上都有着丰富的成果。应该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大家在实践当中的不断探索,建成了一批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改革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主题,所以这一改革也是在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推进的过程。即使到今天,这一改革也仍然在延续,没有停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推进和深化工程项目管理仍然是我们全行业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
通过实施项目管理,要努力实现“四个提升”:第一,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前要尽快使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接轨。我们有些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甚至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有影响的,国际上的同行对我们的项目也是认可的。有些大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之所以有竞争力,凭借的就是具有较高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水平。所以我认为过去30年我国项目管理的推进既提升了我国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也提升了我们建筑业的地位。
第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多年的实践证明,企业的效益关键取决于项目管理的成功,因为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核心。很多企业通过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组织施工,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成本,企业的效益明显提高。
第三,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大多是来源于施工现场和生产一线。因此在实施项目管理中,要注重工艺革新与工法研发,定期总结梳理施工现场在技术革新方面取得的成效。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小组等形式,有意识的研究解决施工作业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一批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革新成果。实现技术创新,企业必须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一线操作工人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在施工现场营造浓厚的氛围。过去的工地都有很多小组,搞技术攻关、科技攻关、设备攻关,现在越来越少了。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施工现场发明创造的小型施工机具很多,施工效率、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第四,实现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现场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必须抓住“四个要素”:一是学习。我希望所有的项目经理部都是一个学习型的集体,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活动,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形象。二是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走信息化管理的路子,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带动和促进项目管理集成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企业才能优化升级。三是绿色施工。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对嗓音、粉尘污染的控制,建筑垃圾的妥善处理等,是衡量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四是诚信。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品牌建设的窗口,一定要坚持诚信待人、注重信用,取信于所有合作方。
二是要自始自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建高品质工程。今年以来,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根据统计,截至到8月底,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49起、死亡434人,同比分别上升7%和11%;其中,较大事故16起、死亡66人,同比分别上升14%和29%,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8月份,各省、市住建部门检查房屋和市政项目16000多个,下发整改通知书9000多份,停工整改项目1500余个,发现和整治了一批有安全隐患的建设工程项目。在各地开展自查的基础上,住建部又组织检查组重点对城市轨道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了检查,共下发执法建议书24份,提出书面意见约2600条。由此可见,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我列举几个典型的事例来说明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第一个例子:某省某市财富广场工程,在浇筑主楼5层楼面梁柱混凝土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造成8人死亡、6人受伤。其主要原因是:项目经理王某某没有负起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混乱,擅自将架体非法分包给个人,而且不管理;在没有专项施工方案,也未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的情况下,抢工期搭设架子;而且现场混凝土浇筑采取梁、柱、板一起进行浇筑,严重违反安全技术规范,最终酿成重大事故。其行为已涉嫌犯罪,司法机关已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个例子:某省某市住宅楼工程在地下车库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1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38万元。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是项目经理陈某某将施工现场生产管理交由不具有资格的赵某某负责,自己不履职;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方案未经审核,模板支护和混凝土浇筑未进行交底,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严重不到位,本能事先发现隐患,但由于不履职,造成重大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陈某某被依法吊销执业资格证书,赵某某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个例子:某省某市生态旅游区在建的住宅楼工程,33层混凝土结构,在装饰阶段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坠落造成19人死亡的重大建筑施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导致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均不具备相应的岗位执业资格,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施工过程中忽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混乱;对在用施工升降机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能发现升降机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该项目经理和负责人已被批捕。
以上3起事故,近两年来发生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项目经理没有尽到责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我今天给在座的项目经理提个建议:大家每年要认真解剖2-3个典型事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就会得出项目经理如何抓质量安全,抓哪几个关键环节。一般来讲,我看主要是抓好四点:一是项目经理必须要有抓好质量安全的强烈意识,要把质量安全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二是切实履行项目经理对质量安全监控、把关的重要责任,要经常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抓住关键点、关键环节,必须亲自过问、检查;三是要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训练,提高操作工人质量安全技能;四是扎实有效的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创建等工作,改善项目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事故预防的能力。只要项目经理真正负起责任,许多质量安全事故就可以有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