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奇、特、怪是建筑文化自信的欠缺

       连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在多个场合呼吁人们重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筑设计应当以人为核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充分重视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与青年人才的培养。
  建筑设计两大错误倾向
  “当前社会上存在两种错误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的倾向,大部分城市都有这种毛病。”何镜堂院士指出,首先是盲目崇拜及模仿国外的某些建筑,一味追求奇、特、怪的造型;其次是照搬传统建筑形式的符号和构件,盲目制造假古董。
  何镜堂院士强调,传承和创新是建筑界永恒的主题,但传承不等于模仿复制,创新也不能背离基本原理。中国的建筑设计必须融入世界发展中,在传承优秀传统中吸收先进的设计思想,开拓设计思路,提升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何镜堂院士认为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以人为本,坚持建筑本源,回归建筑理性,“一个好的设计从立意、构思到方案的形成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人的使用为目的。”
  在具体的建筑创作实践中,何镜堂院士提出“两观三性”的建筑创作理论:建筑要树立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中国建筑要建立文化自信”
  在一次讲座中,何镜堂院士拿出10多幅城市图片,问现场观众是否能分出这是哪些城市,结果全场无人能答。
  不少人开玩笑说,蒙上一个人的眼睛把他放在任何一个中国城市,他都难以根据建筑分辨出身处何地。何镜堂院士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于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和环境特色的缺失:“地域文化和环境的缺失导致城市出现特色危机,呈现出‘千城一面’的雷同。”
  何镜堂院士说,其实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甲方都会提出“标志性”的要求,但怎样才是标志性建筑?有的设计者认为只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是“标志性”。但何镜堂院士认为好的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文化和时代的和谐统一,“比如欧洲城市的特色在于整体的秩序机理,个性首先服从城市整体形象,而眼下许多中国城市设计却丢掉整体性特征,去盲目追求个性”。
  何镜堂院士表示,眼下的中国建筑创作不仅仅缺少地域文化的自信,而且在多元化和跨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在面对西方建筑思潮时也缺少文化自信,这导致本土建筑文化话语权的弱势,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传承与创新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培养
  建筑学科是多学科交叉领域,空中楼阁式的教学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何镜堂院士说,要给年轻人提供大量机会,让他们参加甚至负责一些重点工程项目,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我们要把建筑设计与建筑教学相结合,建筑研究与建筑人才培养相结合,既出作品,又出人才!”
  虽然何镜堂院士今年已经75岁高龄,但他依然奋战在创作、教学的第一线。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创作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大量优秀设计成果,又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青年建筑人才。
  何镜堂院士认为,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依靠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大型建筑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都要求建筑人才要组成和谐又有创意的团队,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金字塔式人才结构,由富有经验的老建筑师负责建构创作核心理念,中青年骨干梯队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独当一面,再储备一批青年建筑师共同完成创意设计。(来源光明日报)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规划设计协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