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物风采 >




笃礼崇义  怀渊守真 ——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笃礼

    
2020年1月17日,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勘院)迎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航勘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王笃礼光荣入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这是继黄志仑大师之后,航勘院总工程师再次获此殊荣
时间的年轮,刻印着奋斗者的足迹。35年来,王笃礼淡漠名利,真抓实干,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怀揣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事业心,始终坚守在勘察事业的一线。如今身为总工的王笃礼时常对新入行的年轻人讲:看得见的是地面的建筑,看不见的是地下的根基,勘察做的是匠心工程,也是良心工程。这些谆谆嘱咐中,也映射出了王笃礼多年来与人、与事的态度。
义本无言,吾辈当不负使命
回顾我国勘察行业发展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延用前苏联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将“岩土分析”和“岩土治理”剥离开,各成独立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看病”和“开药”各自为营的模式逐渐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住建部组织专家赴欧洲、美洲等国家进行了全面考察,随后,国家决定大力推行新的岩土工程体制。80年代初,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国内高等学府把工程地质专业改为岩土工程专业,转变思路,着力为时代培养新型岩土工程人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王笃礼就是这个朝气蓬勃的行业迎来的首批按新标准培养的大学毕业生。
1985年,20岁的王笃礼从同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勘院,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虽然当时大学生还是“稀缺人才”,王笃礼照样去工地实习了1年。当老师傅见到年轻的王笃礼,对这个文弱书生能否俯下身、沉下心、学“粗活儿”心里没底,“反正他们大学生到工地跟我们混1年就回去当技术员了”。但王笃礼用行动改变了师傅对他的看法。每天清晨,王笃礼穿着工作服,骑着自行车,早早地赶到勘察现场做好开工前的准备。每天与现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打成一片,不但掌握了实习规定的工作内容,还学会了取样、操作钻机等现场钻探的所有技能。一次,由于天气太热,操作钻机的工人中暑倒地,现场需要人手继续操作,王笃礼二话没说接过操作手柄,熟练地操作钻机,稳稳当当顶起了机长这个岗位。看到他熟练标准的动作,老师傅感叹地说“小王这小伙子将来错不了,吃苦耐劳肯钻研,干我们工人的活比跟了我多年的徒弟干得都好”。
有了基层经历,王笃礼干起工作得心应手。回到工程师的岗位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开始在各类项目中展露才华与能力。1988年的一天,航勘院领导班子做出了一个决定:公派王笃礼脱产回母校同济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这令王笃礼倍感责任重大。虽然嘴上不说,但他暗下决心,他要彻彻底底把学校所授的知识学好。在此期间,他不放弃学业上任何一个“山包”,不拿下山头绝对不收兵。
由于在校表现特别优异,研究生毕业前夕,京沪深多家单位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条件一个比一个好。“高收入”“解决住房”“以后可以当老板”……但王笃礼没有别的心思,他要带着新理论、新技术、新想法回到航勘院。他深知,院里还有很多正在开展的重要工作需要用新知识去解决。一回到单位,放下手中的行李,王笃礼便一门心思扎进工作中。脚落地了,心踏实了,身边的同事都发现,王笃礼为人越来越低调踏实,工作却干得越来越漂亮。
这一年王笃礼28岁,距离他44岁成为总工程师还有16年的时间。
初心如磐,甘做一颗螺丝钉
欲事立,须是心立。扎根基层,王笃礼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在首都机场建设当时亚洲最大的四机位机库的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中,王笃礼应用多种手段进行液化辨别;在八达岭高速公路石佛寺1#、2#隧道工程勘察中,他采用井间透射法探测岩体完整性;在国营761厂12号楼地基处理过程中,他提出小口径砂桩挤密法的地基处理方法,首次成功引进载荷试验快速法;在西坝河办公楼基坑施工中,它采用了钻孔下钢管、管内灌装栓后压浆的施工工艺……每项工程中,他都不断寻找技术上的新突破。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团队还利用研发出的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处理技术,在北京地区成功完成80多栋18—32层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在打开高层建筑市场的同时,也为航勘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成绩面前,他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在学习先进地基处理技术的同时,他向黄志仑大师等老前辈取经,积累了更多的想法和经验,在岩土专业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在北京电影学院18层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中,原地基承载力只有120千帕,要求将其提高到原来的2.5倍。当时国内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几乎统一应用某权威工艺技术,而他没有照搬别人的技术,通过仔细研究分析,提出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方案,并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最后工程质量达到了要求,航勘院由此打出了自己的地基处理品牌——素砼桩复合地基。
虽然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但与此同时王笃礼没有并放弃对勘察技术的钻研。从此以后,只要不去工地现场,王笃礼就在白天处理行政事务,晚上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钻研技术问题。据岩土工程部总工魏海涛回忆,当时王笃礼的办公桌上总是摆着两台电脑,一台处理公务;另一台用以学习。“一次,我无意中看到王总在用另外一台电脑推导计算公式,我当时很惊讶,一是没想到他竟然还是程序方面的高手,二是钦佩他在繁忙的行政岗位上仍然保持勤奋钻研的优良作风。”
央视新台址桩基土方工程是航勘院2010年之前遇到的单项合同额最大的工程项目,它独特的结构形式使桩基工程成为北京地区最为复杂的高难度工程之一。工程开始之初,项目团队就遇到了极为棘手的问题:第一根抗拔桩的钢筋不能完全压下去。王笃礼是该项目的现场总指挥,虽然这时不以工程师的身份参与项目,但工程遇到了困难,他便和大家坐在一起解决问题。“钢筋压不下去一定有一定有其内在原因”王笃礼列举出钢筋压不下去的若干可能的原因,一项一项进行试验排除,虽然从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但效果不明显施工仍然无法继续。王笃礼没有急躁,他认为出现问题很可能是该地段地质环境发生了什么特殊变化所致,这时工地周围正在进行施工地铁的信息令他眼前一亮,他大胆推测很可能是地铁施工降水导致了大面积地基土层失水,合格的混凝土灌入地下其水分很快被地层吸干,变得异常坚硬才导致钢筋无法压下去。于是,他提出采用注水法,将水沿管壁慢慢注入底下,直到让现场土层水分达到地层原始状态后再继续打桩。很快用这个方法第一个地基桩顺利打好,终于保证了其后三个月抗拔桩工程的顺利进行。最终,王笃礼带领团队塑造的优秀工程品质不仅令业主、总包和监理单位刮目相看,也为央视主楼的傲然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见素抱朴,勘察大师磨砺出
人生许多经历,正如船后的波纹,只有过后才能发现美丽。王笃礼回忆,也许正是由于那七年行政岗位的历练,才让自己后来在总工程师和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几个身份之间,把好了平衡,并相得益彰。
 
如今,身为航勘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笃礼每天清晨都将当天的行政工作在脑中“过一遍电影”;而身为总工,永远有几个高等级的“特殊项目”等待他随时解决。航勘院技术质量部部长李建光说:“王总处理行政事务也会有工程师思维,事半功倍;搞业务会有管理者的大局观,思量深远,这对一位总工来说是多么难得。”
2015 年 3 月,北京城建集团终于找到了信得过的合作伙伴——航勘院,为其提供岩土工程勘察和机场场道地基处理试验咨询设计服务。李建光回忆,“这个项目下来时,我们心里真没底,但王总艺高人胆大,带领航勘院打赢了这一仗!”。知识的深度决定认识的高度,项目实施过程中,航勘院团队几乎没走弯路,这全都得益于总工王笃礼对方向的准确把控;同时,他提出的方案还为甲方节约了近亿元的投入。
在王笃礼的带领下,航勘院团队通过对珊瑚砂的结构性分析、地脉动和环境振动测试的分析、室内压缩试验以及现场小区试验结果的分析,严密地证明了采用振动法对吹填珊瑚砂进行地基处理的可行性。他们首次提出了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及干密度试验进行地基检测的方法。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王笃礼的指导下,航勘院形成了技术人才的“雁阵”。在他看来,培养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令王笃礼感到欣慰的是,多年来,航勘院的人才队伍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即使是在公司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如此。很多人同他一样,一毕业就来到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这与航勘院的文化传承有关。航勘院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会为每一名新入职的大学生量身定制职业培养计划,老一辈航勘人会手把手地传帮带。这种做法不仅强化了航勘院的人才梯队,同时还把“学习、创新、实干、超越”的企业精神,把航空人融入血液的爱国、报国情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汇聚成航勘院发展的不竭动力。
航勘院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航空,热爱勘察”。忠诚代表着诚信、守信,“热爱”代表着航勘人把最深的感情倾注到勘察事业中。时代向前发展,勘察事业也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对航勘人而言,创新与发展永远都在路上,他们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规划设计协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